粤西网讯(陈珍珍) 茂名因油而生,因油而兴。27号上午,由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由茂名市图书馆和茂名日报社主办的文化栏目“故事里的茂名”第二期——油城往事与绿色发展开讲,活动邀请了三位参与茂名油城建设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与读者朋友一起分享“南方油城”的悠悠往事,以及茂名向绿色发展的奋斗进程。
三位嘉宾娓娓道来“油城往事”
本场活动邀请的三位嘉宾,他们的父辈都是参与油城建设的“油一代”,他们是深受父母言传身教的“油二代”,巧合的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冯雅婷是“油三代”,他们均对茂名石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关注。李咏梅,1972年进入茂名石化工作,曾任茂名石化电视台台长、工会宣教部部长,经历和见证了茂名石化从页岩榨油到炼制天然油到炼化一体化的转变与发展。张凌云,长期负责茂名石化工会职工宣教及文体工作直至退休。曾担任《茂名石化志》《茂名石化图志》编辑。张亚培,茂名石化文学协会主席,从事宣传思想、百富策略白菜网站大全的文化工作。
“许多来到茂名的朋友都很好奇,茂名也没有油呀,为什么称为油城呢?”凌云老师刚开场就抛出一个问题,引起现场听众的兴趣。紧接着,他把从当时人们如何发现油页岩可以干馏石油说起,把油页岩矿山的历史渊源、茂名因油建市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听众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说起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盛况,张凌云更是激情澎湃。“大家知道那有名的火箭巷吗?说起来大家不相信,当年那一片平房啊,一天一夜可以建好,达到入住的水平。当时国家城市建设部部长万里来考察听说后,不可思议说‘这真是火箭速度啊’,因此称为火箭巷。还有茂名饭店,五层的大楼仅仅用了25天便建好了,这是惊人的速度呀……”张凌云老师激情而精彩的分享,好像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火热的年代,看到了一群群从五湖四海而来、“头戴铝盔走天下”的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场景。
“在茂名石化的发展史上出现过很多风云人物,然而,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同样令人感动,令人难忘。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手电筒的故事……”李咏梅老师说的是当年创业初期的石油工人朱初辉的故事,他身上常年带有一只手电筒,就是凭着这个手电筒微弱的光,每天认真巡检着装置里的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每一颗螺丝……日积月累,他成为了装置的“活流程”。即使是后来重病在床,他的床头也放着这只手电筒……李老师感慨地说:“手电筒的光会熄灭,但精神是不灭的,是永恒的。”
张亚培老师分享了新一代的石化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中国石化技能大师张恒珍和中国好人、中国石化劳动模范吴金源的感人故事,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让我们泪目,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
“油城”茂名向“绿”发展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茂名虽然是因油建市,但是建市之初便非常注重环保,如今更是以绿城著称。三位嘉宾就绿色发展的话题进行了进一步分享。
“当年的露天矿第一棵树就是茂石化人种下的……”李咏梅老师说起了露天矿生态公园是如何种下第一棵树的故事。由于土壤恶劣,种树是很艰难的,当年的石化人为了让这片土地也有“绿”,下决心种树植绿,经过多次尝试,终于让这片“荒原”出现了第一片绿。“森林环绕着城市,城市拥抱着森林,蓝天白云与钢铁的巨人交相辉映;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和谐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茂名,这也是茂名石化对茂名绿色发展的贡献。”李咏梅老师的总结有力而到位。
“油甘窝村是当年的南排土场,牙象村是北排土场,曾经这两个寸草不生的排土场,如今已经绿树成荫,乡村振兴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尤其是现在的露天矿生态公园更是我们茂名的“绿肺”,让人心生感慨啊!”张凌云对茂名向“绿”发展充满了肯定。
“处理过的废水像自来水,没有异味、水质清澈,净化水池还能养金鱼呢。”接着,张亚培老师就茂名石化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这一方面与读者进行了精彩分享。
一名听众感慨地说:“没想到当年的油城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非常感动!”活动最后,三位嘉宾还分别向茂名市图书馆赠送了珍贵的书籍和他们的文集。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历久弥新的石油文化和艰苦创业的传统,如今已经成为茂名大发展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的建设者薪火相传,从当年的“油城”到今天的“绿城”,茂名这片热土正上演绎着精彩的蝶变,向更美好的未来。 |